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节(1 / 2)





  扯了他一把,笑着道,“磬哥慢些。志哥再怎么出风头也越不过磬哥你这个姓李的呀。”

  宋志的身份与左玟类似,都是李老太爷的外孙。不过宋志的母亲是老太爷在外地经商时找的外室所生,算是庶女。

  而左玟的母亲李氏和李磬的父亲李老爷则是一母同胞。故而李磬受父辈影响,也与她亲近些,不怎么喜欢宋志。

  听了左玟的话,李磬脚步一顿,幽怨看她一眼,“我还不是为了你!”

  也不等左玟再问,他就讲了自己着急的缘由。

  原来是李老太爷的一位故交梁同知因母丧回乡守孝来了。

  那梁同知名梁堇,是隔壁汉川县人士,科举同进士出身,在江南某州做同知。昨夜到的德阳县,受李老太爷所邀,在李府住上一晚,今天下午便要继续赶路回汉川县。

  虽说同进士如夫人,但那是跟进士比较。指点他们这些秀才还是绰绰有余。时间有限,机会不容错过,所以一大早李老太爷就把家里的三个秀才都喊了来。

  “姓宋的也不知从哪里知道的消息,祖父还没派人去接,他早早地就来了。还美其名曰看望祖父尽孝。呵呵,谁还不知道他的心思啊!”

  李磬越说越气,忍不住埋怨左玟,“若是你早些来,以你的天资,哪还有他卖弄的份。”

  说着话,已接近书房。李磬便不再讲话。二人一起进了书房,见两个老者并坐。

  一位年岁较长,须发花白,富态脸一团和气,正是李老太爷。一位年岁较轻,面容有些憔悴,然不能掩其倨傲和官威。想来就是梁同知。

  又有一青年,身长七尺,样貌端正,肤色微黑。正站在梁同知跟前解释礼让为国。是另一位表少爷宋志。

  左玟和李磬走进去之时,宋志也恰好说完了。二人便规规矩矩地行了礼,一一拜见。

  梁同知在江南做官,李家的丝绸生意主要也来自江南。这其中关联不必细说,两家也算有多年交情。

  他知晓李老太爷请他来的用心。李磬早晨已经见过,宋志刚才也考了。只剩最后一个左玟。

  故随意寒暄了几句,便考教起左玟来。

  他先问道,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当作何解?”

  这句话出自论语的里仁第四,最简洁的解释就是君子通晓道义,小人通晓利益。

  这题不算难。左玟继承了所有的记忆,也算实打实的秀才。便给了份标准答案。

  听了她的解释,梁同知微微颔首,又让她“谈谈义利之辩”。

  这是对之前那句话的引申,但义利之辩就属于孟子哲学的重要内容。左玟便以孟子关于义利之辩的内容做为大框架,旁征博引,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,拔高思想内涵,当场作了篇小作文。

  她答题时语声不疾不徐,俨然成竹在胸。配上少年郎本就不俗的容貌,直听得梁同知连连点头,抚着胡须,看左玟眼中尽是满意之色。

  待她答完,同知便对李老太爷夸赞道,“贤兄家有麒麟儿,何愁李氏不发达呢?”

  他未指名夸的是谁,但在场几个心里都有数。在考教宋志李磬时梁同知都面色平平,可没说出过这种话。

  李老太爷闻言也谦虚道,“贤弟谬赞了,老夫这几个孙儿若能有贤弟一半的才华,我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
  都是吹捧的话,谁也不会太过当真。左玟在边上乖乖立着,莫名感觉脊背发凉。微微偏头看去,恰好对上表哥宋志的眼。

  肤色微黑的青年眼光紧盯着她,待发现左玟回望过来,却是勾起嘴角,露出个看似友好的假笑来。

  若是原来纸片人时左玟自然不会觉得异样,可如今的左玟却是一下子感觉出了宋志对她的不友好。

  把目光返正,左玟回味着宋志的神态,若有所思。

  梁同知留了半日,用过午饭便告辞回乡。

  待他走后,李老太爷又把三个秀才叫进书房。方才拿出梁同知留下的推荐信。吩咐他们做好出远门,去金华府丽泽书院求学的准备。

  丽泽书院是当今四大书院之一,能去那里求学对有心科举入仕的书生来说是天大的好事。没有人会拒绝这样的好事。

  连原本对未来没有确立清晰目标的左玟也直接应下。

  毕竟,恢复女儿身嫁人困在内宅她是绝对不乐意的。若要以男子身份存活于世,还有什么比考科举做官更好的选择?

  至于理想目标,时候到了,阅历多了,自然明晰。

  离开李府,因为天色尚早,左玟也没要马车送她。打算自己步行回家。

  临出门前,左玟看着离自己五步远的宋志,眼光微闪。

  快走两步,一拍宋志的肩膀,喊了声,“志哥。”

  宋志身子一僵,下意识回过头,面目阴沉含着不耐。但很快就转变成正常神情,笑着问道,“玟弟找为兄何事?”

  左玟眨眨眼,道,“也没什么事,就是前几日小弟落水,感觉像是被谁推了一把——”

  她说的很慢,到落水处刻意顿了顿。装作困惑,却偷眼去看宋志的表情。

  那宋志瞳孔微缩,呼吸好似顿了一拍,惊讶道,“竟有此事?”

  随后皱眉道,“那日商队都是李府的家人,应当不会做这种事……莫非是另外几个县里落第的书生?”

  左玟摇了摇头,笑吟吟道,“不过我后来再回忆,应当是错觉。我自己失足不小心的,辛苦志哥和磬哥为我忙前忙后,小弟不胜感激。”

  宋志轻舒一口气,道,“你我兄弟,何须言谢。玟弟日后还是多加小心才是。”

  二人便在李府门口分开,一东一西,各自家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