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那老爷不妨努努力?”许夫人笑着戳戳徐老爷,“这些日子交际,我也打探出来不少消息。那一等一的商户,也是有把姑娘嫁进官宦人家的。”

  “若是玉儿还是徐家女的身份,我只是怕那些人家里看不起玉儿。”徐老爷对着女儿也是疼到骨子里,总想着把最好的碰到她跟前。

  徐夫人一挥帕子,白了徐老爷一眼。

  “老爷这就不懂了。那一等一的大官,咱们也高攀不上。至于家相配的人家,论起银钱来,远不如咱们。女儿家嫁人之后,想要腰杆子硬,不是娘家有权就是娘家有钱。玉儿的嫁妆从小攒到现在,不是我自夸,光是良田一年的出息,就够这汴梁城普通人家全家一年的嚼用了,这还不算铺子跟庄子呢。”

  “夫人说得有理。”徐老爷伸手点了点自家夫人的鼻子,“我就好生努力,让玉儿嫁得好。你呢,就好好养胎,不许瞎操心了。”

  夫妻俩一扫往日的阴霾,笑着说了许久的话,越说越觉得开心。

  这一日,徐玉朗也终于得了个空。他好玩,清晨梳洗之后就带着捧砚与侍墨去闲逛。不得不说,到底是天子脚下,人流如织繁花似锦。他走着走着,就跟小厮走散了。

  徐玉郎见寻不到人,也不慌张,横竖他们自己也能摸到门回去。不由得庆幸自己没带知春出来,姑娘不比小厮,丢了可难寻。

  他先逛了几家珠宝铺子,给娘亲选了些首饰,又去了几间书斋,淘换一些孤本拓本。这时,他觉得腹内有些发空,抬头看向天空,已经日上中天了。他拉了书斋的一个伙计,仔细地问道。

  “这位小哥,请问这汴梁城哪个酒楼最好?”

  伙计听出来他的口音,笑着开了口。

  “这位公子是打金陵来的吧?咱这里的酒楼,要说好吃,肯定是醉福楼,数百年的老字号。您若是吃不惯,可以去万安楼,那里的金陵菜,味道最正。”

  “多谢!”徐玉郎笑着摸出一个碎银子递给伙计,“这醉福楼怎么走?”

  伙计接过碎银子,笑得眼睛都弯了。

  “多谢这位公子赏。我跟您说,这醉福楼离着咱们这儿特别近,出门奔东走,第三个路口往北,您就能看见招牌了。我再跟您说,这醉福楼的酱肘子,可是最有名的。”

  “明白了。”徐玉郎说完转身就出了门。他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金陵人,口味却跟爹娘不一样。他最喜欢的,就是汴梁菜。

  他出了书斋走了几步路,就被一个人迎头撞了一下。

  “你这个人走路怎么不长眼睛!”徐玉郎有些不高兴。他身份特殊,最怕这种接触。

  那路人也不理他,径直往前走。

  徐玉郎孤身在外,不欲多生事,转头瞪了那人一眼,就继续往前走。还没走几步路,就被一个俏丽的姑娘拦住了。

  “你摸摸你的钱袋子还在吗!”

  那姑娘声音清脆,宛如黄莺出谷。

  徐玉郎不明就里,下意识地伸手摸向腰间,这才发现银袋子不见了。

  “刚才那人就是个偷儿,你等着,我给你追回来。”

  小姑娘说完就跑了,徐玉郎眼锋一扫,发现她身边跟了不少侍卫,面上浮起一丝微笑。这准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姑娘看话本子入了迷,当街行侠仗义起来。不过看身手,小姑娘武功可以。

  一会儿,小姑娘拎着银袋子笑着走了回来。她扔给徐玉郎,说:“还不谢谢我!”

  徐玉郎拱手对着那位姑娘作了个揖,说:“徐某多谢姑娘出手相救。”

  “不必客气!”小姑娘说完就咯咯笑了起来,眉眼弯弯的,可真好看。

  “你不是汴梁人吧?”小姑娘又问道,“听口音不像。”

  徐玉郎点点头,说:“我家是金陵绸缎商人,跟着父亲来汴梁谈些生意。”

  小姑娘点点头,说:“我姓闻,温,叫飞飞。就住在这朱雀大街边上。”

  “徐某见过温姑娘。”徐玉郎说道,“我家在甜水巷置了处产业。”

  “那有机会我去找你玩!”温姑娘高兴地说道,“我家管得严,不便告诉你具体在哪里。不过我跟你说,跟着我混,你能在汴梁横着走。”

  “那感情好。”徐玉郎也笑了起来,“徐某刚到汴梁人生地不熟,日后有需要,求到温姑娘这里,温姑娘可不能袖手旁观啊!”

  小姑娘跟徐玉郎聊得开心,伸手指了指东边,说:“有事情就去季家府上找我。跟门子提温姑娘,就会有人来接待你的。”

  她说完,又扔给徐玉郎一块玉佩。

  “拿着这个。是信物。”

  温姑娘身边站着一个青年人,此时眼睛都快立起来。

  徐玉郎接过玉佩,行礼之后又对那个年轻人使了个眼色,意思自己不过是哄小姑娘开心,才不会厚脸皮上门。那个青年人这才放下心来。

  “后会有期!”温姑娘说完,就带着年轻人走了。

  徐玉郎看看手里的玉佩,仔细地看了看,心道自己果然猜的没错,这姑娘根本不姓温,她啊,应该姓闻人。

  闻人,是国姓。

  徐玉郎虽然鲜少来汴梁,但是没少听他爹讲当朝的情况。徐家做绸缎生意,那姑娘虽然穿着普通的织锦短袄并撒花百褶裙,但是徐玉郎看得出来,那缎子千金难求。

  当朝的阁老、丞相,没有一个姓温的,世家也没有。倒是当朝皇帝,姓闻人。那块玉佩,也一看就是好物。这一位,今年不过十二三岁,算起来,应该就是皇后嫡出的嘉敏公主。

  他忍不住笑了,自己这副皮相,倒是真能唬人。

  远处,温姑娘一边走一边看着街景,身边的青年在一边忍不住絮絮叨叨。

  “公主这次出来,平白无故把玉佩给人做什么?萍水相逢的,您就这么信得过他?”

  小姑娘歪着头想了想,说: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,头一眼看着那位公子就觉得亲切,就想认识,好像是旧相识一般。”

  那位青年哼了一声。说得好听,还不是因为喜欢美色,不过他只是腹诽,没有说出来。不得不承认,那位少年郎,确实清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