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5节(1 / 2)





  夏氏便去准备了些东西,另外等二成放衙回来之后又让他写了封信寄回去,大致说了下在京城之事。

  其实夏氏也担心另外俩儿子以及梅花,但想到大成跟小成托人带来的烂菜心里就不舒坦。

  往来他们老家的商队仔细一打听便也找到了,夏氏塞了一只大包,给了银钱外加些吃食,千恩万谢的,那人倒是也很客气。

  人家是做生意的自然不会下乡,只把东西送到了张氏那里。

  张氏如今在刘二成他们原先在县城买下来的院子里住着,另外做些小生意,因着胡来不知道过日子,她干脆把儿媳妇跟孙子也接来了,只留胡老大跟胡来父子俩在家相依为命。

  原本张氏不打算回去,但如今瞧着夏氏给捎来的东西只能回去一趟。

  给张氏带的东西都是极好的,京城那边的一块衣料子,还有夏氏去集市上买到的海虾干等物,都是新鲜玩意,张氏也十分感激。

  等她把给刘家儿女的东西送回去,刘大成赶紧去叫了刘梅花,另外请了村里一位认识字的少年来帮助读信。

  一路上刘大成跑得快,便有村人问你这是去干啥?

  刘大成满脸喜气答自家二弟与爹娘从京城捎信回来了,村里人心里都是咯噔一下,赶紧叫唤着去刘家围观。

  其实自打刘二成中举之后,村里人心里都有些不得劲。

  你说大家都是一样的人,生在同一个村子里,咋就刘二成中了呢?

  不仅是中了还去了京城,阶层立马划分开来,有人就后悔没把闺女嫁给他。

  有人也在心里安慰自己,他刘二成中举又能咋样也没听说如何了,他大哥小弟不都还在老家种地?

  其实,谁也不知道刘二成如今怎样了,也都想知道。

  终于刘家人齐整了,念信的人清清嗓子朗读起来。

  那信开头把亲戚好友都问候了一遍,接着便说道刘二成已经在京城做官了,众人一片哗然!

  “做官了?京城做官?我的娘啊!”

  还有人狠狠朝自己脸上打了一巴掌“我这不是做梦!刘德忠的二儿子在京城当官?”

  纵使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,但事实就是如此,这信读完,大家也都羡慕的发狂。

  有人有些急了“兰娘啊咋不打开包裹?刘二成做官了,寄给你们的东西定然都是极好的!打开让咱们羡慕羡慕!”

  瞧着那么多人期待的样子,兰娘嘴角微翘,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。

  她可是京城官爷的亲嫂子,这在村里简直可以横着走!

  虽然兰娘对地上两小一大的包体积不甚满意,但心想其实很多值钱的东西并不大,反倒不值钱的才会显得很大。

  张氏淡淡说道“捎信的人说了,这蓝色的大包是梅花的,绿色的是老大的,黄色的是老小的,方才信上也有提。”

  梅花兴致勃勃地拿走了大包,兰娘与招娣便去打开那两个小包。

  梅花的包里东西是好,一盒子点心,打开之后看得见里头是精致的驴打滚,豌豆黄,芙蓉卷,以及给梅花的孩子做的衣裳鞋子等物,看着都很精致,另外还有一盒京城那边的桂花油,这是莺莺给她准备的。

  村里人一样一样看去应接不暇,想摸摸呢可惜梅花不许。

  那边兰娘与招娣打开自己的包一看,瞬间愣住了,揉揉眼再一看,包里的东西还是没变!

  这这这包里竟然是几只大白馒头!京城到这一两个月,早已干硬的不能吃!

  村里人也都觉得惊奇“莫不是拿错了?”

  兰娘既尴尬又生气,赶紧说道“肯定是拿错了!”

  她气的看张氏“大婶子,莫不是你不小心动了我们的包袱?”

  张氏气得脸都白了“你这话啥意思?我是那样的人吗?二成信上也说了这俩包袱是你跟招娣的,还能有错?”

  招娣也有些生气“这跟梅花的东西差别太大了,爹娘再咋样也不会只给我们几个馒头,大婶子,你再仔细想想是不是拿错了?”

  张氏都不知道说啥了,胸口起伏,梅花冷笑一声“我倒是觉得东西没拿错呢,大哥,小成,你们俩给爹娘带去的是啥东西?当初我可是托人带了好多菜干还有给侄女的衣裳。”

  刘大成摸摸脑袋,声音很低“带了些萝卜干”

  刘小成也记不清了,迟疑地说道“招娣,你给咱爹娘带的啥?我记得是咸菜干好像?”

  他俩话一摞落,周大娘笑了“我说那阵子你俩晒什么萝卜干咸菜干,还都是挑最次的成色晒的,猪都不吃的东西捎去京城给自己爹娘吃,啧啧,要是喔,别说白馒头了,驴屎蛋子都不给你!”

  兰娘招娣脸上绛红一片,梅花收起自己的东西,冷声道“你们住着二嫂赚钱买的屋子,却这般欺负二嫂的娘家妈,若是被二嫂知道了往后你们也甭想沾什么光了!”

  刘大成跟刘小成急了赶紧揪着兰娘与招娣道歉,张氏原本气的不行,见刘梅花替自己说话,便也就罢了。

  这事儿村里人都跟看笑话似的,说起来兰娘与招娣,根本没人因为刘二成做官而敬重她们,反倒是替刘二成遗憾竟然有这样的家人。

  兰娘憋了一肚子的气,骂骂咧咧的“那萝卜干再不好不也是我辛苦晒的?旁人会给他们晒萝卜干吗?刘大成我看你爹娘就是不打算要你了!不如尽早谋个后路!”

  刘大成心里头也是不舒服,觉得自己二弟都做官了竟然还那么计较,二成他们现在随便拔一根腿毛都比自己大腿粗,至于捎几个馒头膈应人吗?

  都是一家子,何必如此呢?

  第85章

  日子不经过,一眨眼就深秋了,在京城也住了约莫快一年了,这里干燥得很,胡莺莺每日都要喝许多水。

  她给刘二成做了些琵琶川贝雪梨膏,以及柚子蜂蜜,兑水喝清香可口,又润肺止咳。

  他们在外头办公免不了与人交涉,话说得多了难免喉咙不舒服,有了这个就好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