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9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是的,自己长好……这也太天方夜谭了。”

  “这真的不太可能,患者心脏自己长好的情况一般只存在于两岁之前。之后的,真的没见过。”

  但有的专家却觉得这也不是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性。

  “我以前见过一个心脏病患者,他年纪大了,同时还伴有垂体瘤。因为开颅手术风险太大,我当时建议他保守治疗。结果五年后复查,垂体瘤已经消失了。”

  自动治愈了。

  所以说,人的身体存在无限潜力。

  有时候精神好,坚信自己可以活下去,真的会出现奇迹。

  常文曜听他们来来回回讨论了一个上午,最后得出结论是——

  “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,先观察一周到半个月,如果心脏还在自主恢复的话,再商量配合用药。”

  当然,这一点也是stuart提出来的,其他人就算有点点不服气,但也知道这是现在最好的结果。

  因为,他们也不确定是不是现在正在服用的药物起了作用。

  大家各自把乔依之现在所吃的药都复印了一份回去,打算慢慢研究。

  乔依之坐在角落里捧着一杯温水,听了他们的后半场交流。

  结束后,常文曜主动跟stuart握手,对他表示感谢。

  stuart从容道谢后,看向了乔依之,他有着英国绅士骨子里沉淀的浪漫。

  用中文给乔依之打招呼:“你好。”

  乔依之唇角露出真诚的笑意:“你好,stuart。”

  她读stuart的名字时发音标准,笑容温暖,像一个坐在古堡里款待客人的公主。

  stuart惊讶的瞪大眼睛,流利的英语飚出来:“你英语说得如此好,美丽的姑娘。”

  “谢谢你的夸奖,stuart。我叫乔依之,你可以叫我marisa。”

  听到这个名字后,stuart罕见的沉默了一下,然后笑着道:“这个名字很适合你,乔、依、之,marisa。”

  外国人发华语发音总是会有点奇怪的腔调,但能看出他在努力读的标准一点。

  乔依之突然觉得自己直接把英文名字说出来有点冒昧。她对stuart抱歉的笑笑。

  因为这个名字是stuart的女儿当时给她取的。

  那会儿乔依之刚出国,就算英语成绩不错,但放在实用中,还是得先磨合、习惯。

  再加上那会儿她无依无靠,已经习惯性的自己孤立自己。

  stuart家的女儿虽然才八岁,但却很照顾她,甚至还小心翼翼的问她——

  “你没有英文名字的话,叫marisa可以吗?她是我姐姐的名字,很温柔好听。你跟我姐姐很像,我、我希望你可以比我姐姐坚强。如果你有那里不开心,你就告诉我,我一直都会陪着你。”

  原来,stuart家里也曾经有两个女儿,但大的那个患上了抑郁症,最后去往天国了。

  在外人眼里看来,抑郁症患者很孤僻,不合群。满脑子奇怪的想法。

  但在家里人看来,marisa是个很温柔很聪明的孩子。他们都希望marisa可以好起来。

  就连家里更小的妹妹,从小就知道要好好照顾姐姐,让姐姐开心才是最重要的。

  而stuart的小女儿,看到孤僻的乔依之后,把她当成了姐姐……

  希望乔依之也可以带着她姐姐的那份,坚强的活着。

  世界这么美,多看几十年才不亏啊。

  常文曜自然不知道stuart家里的事情。

  更不知道这位牛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,正是因为看到乔依之的资料,才一口答应过来华国。

  stuart不想让任何一个父亲失去女儿了。

  常文曜和闺女一起回家的时候,还依然沉浸在大夫们说的话中出不来。

  ——他家之之的心脏真的在自动恢复?

  因为之前医学史上从没出现过类似案例,所以现在只能静观其变。

  但无论如何,这个‘变’是在往好的方向变的。

  这就是最好的结果。

  第70章

  专家们得出了会诊结果后, 一起为乔依之制定了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治疗方案。

  一共分为四组,a、b、c、d。

  当然,这都是初步方案。

  如果乔依之病情逐渐好转的话, 那么就可以直接用plana来治疗。

  如果恶化, 那就要看看她到底恶化到了什么程度, 有可能还是得在心口划一刀做手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