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6节(1 / 2)





  钟业成站在桥头, 今天他在那件蓝白条背心外面多套了件军绿色外套。

  下身穿了条同色布裤子,脚上也是一双同色的布鞋。

  虽然衣服都是丢人堆里分不出彼此的衣裳,但是他身材高大挺拨,站在人群中愣是有鹤立鸡群的感觉。

  钟业成摸了摸身上斜挎着的包, 里面有他今天给朱慧珍做的早餐。

  今天周末,他与朱慧珍约着一块去市区看房子。

  约好了在这桥头等。

  等了一会儿, 远远的就看到朱慧珍走了过来, 钟业成兴奋的挥手,“珍珍,这儿呢!”

  “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。”朱慧珍接过他递过来的一个纸包,“这又是什么?”

  “这是我摊的煎饼, 你尝尝, 里面的薄脆也是我做的,又香又脆的。”钟业成笑道。

  朱慧珍揪了里面的炸的脆生生的薄脆塞进嘴里, “嗯, 确实又香又脆, 真是太好吃了。”

  钟业成这下更高兴,“你喜欢吃,我以后天天做给你吃。”

  朱慧珍不自在的‘咳’了一声,看了看身边的朱母, “成子,这是我妈。”

  “妈,这是钟业成。”

  钟业成一愣, 看向朱慧珍旁边的朱母。

  他刚才人群中就看着朱慧珍呢,她旁边什么人可一个也没注意,一直以为朱母就是旁边路过的。

  经朱慧珍这么一说,才注意到,这么一看朱母跟朱慧珍长的还真有几分相似。

  他顿时有些手足无措,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见到丈母娘了。

  钟业成看到朱母的时候,朱母已经打量他好一会儿了。

  嗯,长的还行,还知道给带早饭,还挺体贴的。

  可是说些什么‘天天做给你吃’的甜言蜜语就没必要了。

  她跟朱志先结婚前,那死老头还说以后结婚后什么都听她的,结果现在怎么样?

  还不是明知道朱青那丫头是什么人,还非同意留在家里。

  这男人的嘴,就是骗人的鬼。

  “阿...阿姨,您什么时候来的啊?早知道我就去接您了。”钟业成道,“您吃早饭没,要不咱们先去吃早饭吧。”

  朱母拧眉道,“我来我闺女家,还吃不上早饭吗?”

  “呃,”钟业成被这话堵了回来,不知所措了看了朱慧珍一眼。

  朱慧珍赶紧道,“车来了,咱们先上车吧。”

  今天可能出来的早些,公交上还有座位。

  朱母跟朱慧珍坐在一处,钟业成就坐在最后面。

  朱慧珍看了看后边的钟业成,又扭过头对朱母小声道,“妈,你是不是不喜欢成子,其实他人特别好的。”

  朱母摇头,“哪儿的话,我头次见他哪谈的上喜欢不喜欢的,不过听你说,你们认识时间也不长,还是得好好看看才行。”

  朱慧珍还想再说点什么,却被朱母转了话题,两人小声聊起了以前的事。

  钟业成坐在后面,时不时探头看看前面坐着的母女俩。

  之前也听朱慧珍提起以前的事,朱家父母就不同意她嫁到这小县城来。

  如今再找个对象,还是这边的,估计也是不乐意的。

  其实想想也是,他也有闺女,要是以后闺女结婚,他也希望闺女能找个条件相当的,哪舍得闺女去吃苦。

  *

  公车很快开到市中心的一处居民区,朱慧珍几人下了车。

  就见胡同站牌处站着个中年妇女,这人是苏春花的亲戚。

  听说朱慧珍要买房,苏春花非常高兴,当即就给市区的亲戚朋友打电话,问有没有认识的要卖房的。

  苏春花跟她对象都是土生土长的江市人,不管是县城还是市区都有不少亲朋,她这一问还真问着一户。

  “咱要去的这户隔了两条街,比咱这边居民区要清静一些,不过那边房子都比较新也比较好,”这中年妇女是苏春花表姐,嫁到江市许多年了,对市区很熟悉。

  她介绍的这户本是对老夫妻在住,儿子在外地上班,在那边就定居了。

  前年这老夫妻俩的老头儿没了,就只剩下老太太一人,于是老太太儿子就说让老太太去他所在的城市去住。

  老太太之前还坚持不去,可是她年纪大了,腿脚有些不太方便,几个月前差点摔着,这才同意。

  儿子在外地工作也没什么机会调回来,她这么大岁数也不打算回来,房子在这又带不走,所以就打算把房子卖了。

  苏春花表姐带他们走了两条件,来到一条比较清静的胡同,走到中段处停在了一户红漆大门外,敲了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声有些苍老的声音,“谁啊?”

  “李奶奶,是我啊,春梅。”苏春花表姐叫李春梅,“这老太太是我在旁边菜市场买菜时认识的,我也不是很熟,聊了几句听说她要卖房,正好我表妹我给打电话,就说带你们来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