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1节





  “有什么事情要商议么?”俞菱心忽然问了这样一句,脸上的神色也严肃的很。

  明锦柔一怔:“商议什么?”旋即反应过来,“啊,这个,可能是有的。”

  俞菱心不由笑了,明锦柔那一怔才是真正的回答,她摇了摇头:“这一回我还是不去了,我手里还有账本没整理完。真有什么事,下回诗会也能见到。”

  “不去?”明锦柔好生意外,“可下回诗会就是重阳之后了,还有十几天呢。”

  “既然没有什么事,十几天有什么不妥?”俞菱心毫不在意地应道,又低头抿了一口茶。

  明锦柔有点着急,感觉自己好像说错了什么话:“慧君姐姐,说不定是有事呢,你还是去吧。我哥弄这条画舫也不容易,现在都八月末了,再不去过些日子就冷了。”

  俞菱心只是摇头:“我有些怕船,还是不去了。你们好好游玩便是。”

  这话其实也是实情,上辈子她被母亲齐氏连拐带骗带出京城的时候就是走的水路,那时候因为被下了药,身体比平素更孱弱,一路上又是病弱又是晕船,一连吐了五六日,到了江州又是大病一场。

  如今想想,还是有些印象的。

  明锦柔倒是没想到俞菱心可能怕水,登时就有些词穷,但想了想还是不愿放弃:“这个,画舫是大船,稳得很。姐姐要不要试试?实在不行就早些回来就是了。”

  俞菱心无奈地将茶盏放下:“你只管去与他说,这是我的原话,‘既然没事,这次我不去了’。”

  明锦柔见俞菱心直接点了要给荀澈的话,知道她真的是不会答应了,便悻悻地叹气道:“为什么不去呢,你们想见就能见,多好。”

  俞菱心看了明锦柔,那张俏丽而活泼的小脸上果然透出几分怅惘之意,她迟疑地劝了一句:“昨天不是说了,秦王没事,你也不要太担心。”

  明锦柔越发低了头,半晌没有说话。

  俞菱心等了等,才再低声问道:“怎么了?难道昨日晚间又有什么变故?”

  明锦柔摇了摇头:“没有。只不过,他有事无事的,与我也没有什么相干。我……我也不是他什么人。”

  俞菱心忽然有种不太好的感觉,明锦柔完全不是一个会故意伤春悲秋的扭捏性子,倘若秦王与她真的两情相悦,即便顾忌朝局家族等等一时不得成就姻缘,明锦柔也不应该这样说。

  难不成这件事只是明锦柔的单相思么?

  俞菱心飞快地回想了昨日荀澈的话,以及前世里所知秦王的婚配等事,她确实不大记得第一位秦王妃是谁,主要是因为前世的秦王是在天旭十五年大婚的,那时候她已经在江州了,寄人篱下,自身难保,哪里会留意京中之事。

  等到天旭十八年她回京的时候,秦王刚刚入主青宫,而他的原配妻子已经病故。而从那个时候开始,一直到秦王登基之后多年,他纵然有侧妃妾侍,也有子有女,但正妻之位却一直空悬,只是十分专注于政事。

  所以外间对秦王,也就是后来的桓帝,是有很多赞誉的,一方面是称颂帝君勤政,另一方面也不乏有人认为桓帝对发妻深情一往,不复续娶。

  明锦柔见俞菱心沉吟不语,似乎很是认真地在思索,忽地又苦笑了一声:“姐姐是不是不知道,秦王殿下与陆家的婚事,就快定下了。”

  俞菱心愕然望向明锦柔,这件事她确实不知道,但她知道陆家是镇国将军府,世代都是掌管京畿驻军的忠君孤臣。

  以政治联姻而论,文皇后会为秦王选陆家女确实合适。

  可秦王自己的心思呢?

  若秦王真是对明锦柔一点意思也没有,那荀澈难道不会做点什么、去断了明锦柔的心思么,怎么会还特地告诉她“秦王无事”呢?

  第39章 莲心茶

  “这件婚事, 去年就已经议定了, 我早就知道的。”明锦柔又垂了眼帘, 沉了沉, 再度抬眼望向俞菱心, 脸上的神情已经重新轻松起来,“其实陆家三姑娘人很好, 又贤惠又文静, 我头一回听说他们定亲的时候还觉得挺好的,秦王殿下不容易, 能娶镇国将军的姑娘很合适。”

  顿一顿,她见到俞菱心的眼光里竟然有几分温和的悲悯之意, 心下猛地一酸, 赶紧转了头, 强笑道:“说起来姐姐可能会笑话我罢, 我是今年年初在猎场与随着我哥哥还有秦王一同打猎过,之后才……不过,这真的也没什么, 过些日子,等秦王成亲了, 我大约也就好了。毕竟,我家里长辈也不大喜欢这样的事……”

  俞菱心缓缓舒了一口气,一时竟不知如何开解。

  秦王比明锦柔大六岁, 宫中的形势又非常复杂, 她稍微想想便知道, 此事定然十分艰难。即便皇后有意考虑过明锦柔为秦王妃的人选,晋国公府也未必愿意。

  一方面是朱贵妃盛宠无双,煊赫多年,膝下又有二子,一旦朱贵妃之子上位,秦王怕是没有好下场。另一方面即便朱贵妃不上位,皇后亦有亲生子,届时反目相杀怕也难免。

  而事实上,其实前世里都已经发生过一回了。

  上辈子那样的激烈斗争之中,秦王的原配正妃早早病故,也不知道是当真天不假年,还是遭了朱贵妃一系、甚至可能是文皇后的暗中谋害,所以晋国公府素来稳健的作风,应该是完全无意将女儿嫁入宫中才是。

  只不过世事回转,往往出人预料。

  此时明家的长辈们为了疼爱明锦柔而不愿意她嫁给秦王,然而两三年之后风雷激荡,明家与荀家同时连遭重创,以荀滢惨死宫中为始,荀澈的亲弟弟荀淙落马断腿、荀澈身中剧毒、明锦城遇刺脸上中刀、文安侯荀南衡在军中被袭、明锦柔的父亲晋国公世子明云冀刚刚承爵便蒙冤受审、重刑之下身死天牢……

  那一连串的变故之后,明锦柔选择了入侍宫中,带着晋国公府全部的资财势力嫁给了风流之名天下皆知、同时也是害死荀滢元凶的三皇子魏王。

  一时间多少骂名,皆在明锦柔一身。

  到后来等到荀澈在病榻上挣扎筹谋着反杀了朱氏一族,又下重手灭了沂阳侯府文家满门之后,这天下的奸恶骂名才转到了荀澈身上,明锦柔之名也渐渐不为人所提。

  如此前尘种种,俞菱心大多并未得见,因为她回京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了,但即便未曾亲历,只听后来荀澈以及旁人断续提起,已经足够让她心惊不已。

  此刻再看着眼前犹自年少美好的明锦柔,俞菱心虽然觉得滋味复杂,但更多还是庆幸。

  毕竟此刻得以重新来过,那些荀家明家的惨烈种种尚未发生,荀澈是不会让旧事重演的。甚至这次秦王忽然见罪于帝,刻意传扬出性情暴戾的消息,说不定也会影响与陆家的联姻。

  俞菱心想到这里,眼前不自觉就再度浮现荀澈那个似笑非笑的样子,轻轻干咳了一声,伸手去拍了拍明锦柔的手:“锦柔,你现在不要胡思乱想才是真的。世事难料,眼前看着好像是山穷水尽,之后也未必就没有柳暗花明的机会。你若是心里实在不痛快,随时来找我说话就是。”

  明锦柔点点头,忽然又一笑:“慧君姐姐,你真的不来泛舟么?我现在想想你不来,就觉得心里可不痛快了。”

  俞菱心也笑了,知道明锦柔本就是个开阔性子,刚才与自己透了几句算是聊以排解,此刻笑容又明亮起来,倒是叫人放心。

  不过,俞菱心还是摇了摇头:“这次泛舟真的不去了,你有话说,独自来找我就是。”

  明锦柔无奈,只好转而说几句诗会花会,以及这次皇后赏赐之物等等的闲话,又吃了两盏茶便告辞而去。

  俞菱心将明锦柔送走了,再回房的时候,一路上都能感觉出丫鬟与下人的神态都与先前不大相同了,除了白果这个小内奸永远都是一副乖巧安静的模样之外,连霜叶与甘露都透出了些隐约的兴奋。